“戴上党徽,你就不是普通人,就要听党的话,关键时刻要能站出来,好好建设我们的国家。”汾西矿业柳湾矿退休老职工杨金福一边为新党员佩戴党徽,一边嘱咐着。戴好后,他还不忘把党徽摆正。
今年92岁的杨金福,党龄与共和国同龄,年过耄耋但精神矍铄。一进他家门,便能看到墙上挂着的偌大的毛主席画像,窗户边摆放的70年前拍摄的参军照片能看出他当年的风采。“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比起我小时候简直是天上地下。”
1929年,杨金福出生在河南林州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的早逝让他早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1948年,杨金福报名参军,在第三野战军第五兵团通信营当起了通信兵。跟随部队南下到贵州参加了解放贵阳的战争,之后就留在贵州剿匪。回忆起那段经历,老人家眼里闪烁着泪花:“那时候条件艰苦,我们经常吃不上饭,但就是饿着肚子也要和敌人斗争到底。死人那是常事,但既然参了军还是党员,大家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1951年,他到通讯营做起了通讯兵。在一次战斗中,杨金福被手榴弹炸伤,右眼失明。但他只在医院待了一周之后就坚持出院,他说这不影响视力,还能继续与敌人战斗。
退役之后的杨金福回到了家乡,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征程。1958年,杨金福成为了汾西矿务局柳湾矿的第一批建设者。“那时候职工们只能住排房,晚上听着外面呼呼的风声,抽根烟就能知道风从哪吹来的。”清早起来,职工们的早餐就是两块烤糕、一碗稀饭、2分钱的咸菜。吃完饭,就得扛上工具步行到上班地点。由于杨金福在泥瓦工方面是强项,一直在开拓队工作。作为党员,他做什么都冲在前面。杨金福说:“从枪林弹雨里成长起来的,在井下也得是先锋”。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出台残疾军人补助措施。杨金福的儿子们督促他去开证明,杨金福却说:“现在煤矿建设这么紧张,我是共产党员,哪能为自己的事情请假。”
2016年,80多岁的老人想回他战斗过的地方再看一眼。儿子杨明昌带他回到贵州军区司令部,找到了当时的参谋长,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哭了起来,在场的人都掉下了眼泪。
如今退休在家,杨金福也经常关注国家大事,关心企业发展。他说:“入党不入党应该一个样。入党首先是心要入党,要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