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我们一行人挡在了桂林象鼻山景区的大门之外。这是我们来到桂林的第四天,按照行程,当晚应是夜游象鼻山。但天公不作美,临到景区却遭遇了暴雨,心情难免有些沮丧。
五天的桂林之行,我们已经游览了兴坪漓江山水、马岭鼓寨、银子岩溶洞、刘三姐大观园、世外桃源等景点。桂林山水之秀丽,景色之柔美,令人叹为观止。小学时老师曾讲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不枉此行。
桂林的山没有北方山势的巍峨、挺拔,却是清隽秀丽、如诗如画。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却又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含情脉脉,有的像伟岸的男子玉树临风,还有的则像老人或骆驼,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漓江的水平静如镜,清澈透明,几乎能看得见水底的游鱼与卵石。青山碧水,山水倒影,相映成辉,真是一幅景色秀丽的山水画。
天渐渐黑了,雨也渐渐小了。景区大门打开,游客蜂拥而入。象鼻山景区沿江而建,此时虽是华灯初上,但细雨引发薄雾,江水在夜色、雨雾的笼罩下变得扑朔迷离。几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只能紧跟着影影绰绰的人影向前挪动,生怕一不小心就与组织失散。
沿江边的一块空地上,有一小型露天影院,设几十条石凳供游客休息、观赏影片。我们撑着伞,伴着细雨,欣赏影片《象山·传奇》之《远古桂林》《幻影剧场》。影片将桂林山水的由来以动漫片加科技片的形式作了较为详细、生动而直观的描述,令人大开眼界。
桂林的奇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几亿年前,桂林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陆变迁后使这里沉积下厚厚的石灰岩,其后在地壳构造运动中挤成裂隙,以致破碎,大量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进入石灰岩中,石灰岩被溶解侵蚀和冲刷下切,形成了今天桂林的奇峰和异洞。
沿江上溯,游客渐多。雨渐渐停了,但雾却聚而不散。人们都蜂拥在江边,举起手机、相机不停地拍照。原来是已经到了象鼻山景区的核心景观——象鼻山。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是桂林山水的象征与标志。
远远望去,一山飞峙大江边,犹如一头大象伸出长鼻在江水中戏水。象山上点点灯火,星罗棋布。夜空中不时传出阵阵洪亮的钟声与佛号声,那是山上寺庙中的出家人在做晚功课。一束束激光五彩射灯照在象山上,将象山照耀得如同白昼,也将青山碧水衬托得格外秀丽。山上象背正中的宝塔熠熠生辉,显得雄伟壮丽。
象鼻与象腿之间有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故名“水月洞”。水月洞中灯火通明,站在江边望去,犹如一轮圆月,镶嵌在象鼻之下。
象鼻山主要景观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以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本来可以拾阶而上登山观景,但因天黑、下雨路滑,我们未能成行,只能望山兴叹,留下一点遗憾。
不一会儿,以象山为投影背景的《象山·传奇》之《神秘象寨》《神象传奇》的影片又开播了。只见一头头大象在江中奔走、戏水,在帮村民劳作,人象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影片融合了当今世界顶尖的数码声、光、电技术,令夜间的象山景区仿佛变成奇妙的“阿凡达世界”,将一个全新的象山水月立体呈现在游客面前。该片讲述了桂林象山水月的梦幻传说,将象鼻山变成了一个集画之妙、人之美、光之焕、影之奇于一体的实景魔幻剧场,给游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如痴如醉的感觉。
传说,玉帝的小女儿看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常年受水患的困扰,民不聊生,心生怜悯,便私自与玉帝的坐骑天象一起来到凡间,帮助人们疏通河道,治理水患,使人民安居乐业。不久被玉帝发现,玉帝大怒,命天将将仙女带回天庭,而把天象化为石山,并用宝剑将其镇住,令天象永不得返回天界。一日,普贤菩萨云游路过此地,见一头天象被宝剑镇于此地,心生慈悲,便用法力拔去了天象身上的宝剑。但天象毕竟触犯天规私下凡间,菩萨只好用自己的宝瓶置于象背将其镇在原地。后来宝瓶就变成了象鼻山上的普贤宝塔。古老的民间传说,往往寄寓着老百姓期盼吉祥、如意、太平的美好愿望。大象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物,是人类的天然朋友,把大象作为和平、吉祥的象征就顺理成章了。
蒙蒙细雨中,漓江云烟氤氲,游船排成一行,缓缓移动,沿江而下。船上悬挂红灯笼,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火龙在江中戏水飞舞,极为壮观。游船上忽而传出丝竹悦耳的音乐与动人的歌声,忽而传出银铃般的笑声,好像是在唱刘三姐对歌。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令人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顿生仙女下凡的遐想。
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宋蓟北处士诗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都是赞美象鼻山风光旖旎的佳诗绝句。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陈毅一句“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更是对桂林山水美景的高度概括。
影片演完了,灯光渐渐熄灭,游人渐渐散去,象鼻山溶于雾色中。但青山仍在,江水常流,大自然浑然天成的鬼斧神工之作令人叹服不已,美好的景观又使人恋恋不舍。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