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我接到社保科的通知,让我参加迎“七一”红歌合唱。当时我很是激动,矿上把我们这些退休多年的老党员一直挂在心上,这么重要的活动还让我们参加,真是让我感动不已。
我是2010年底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每逢过节搞活动,社保科党总支的领导们总是邀我们这些老党员们参加。
说实话,我本身嗓音条件并不算太好,但音乐却一直是我的爱好。小时候学校里的演出,唱歌、跳舞等节目总少不了我;读初中、高中时,我又是校文艺宣传队的队员;长大以后,逢年过节我还经常参加村里的社团“自乐班”,在城里、镇里、村里给乡亲们演出。业余时间里,拉拉二胡、吹吹口琴也成了我最大的爱好。
接到电话通知后,我收拾收拾准备去报到时,老伴说:“这么热的天气去唱歌,小心中暑。快带瓶茶水,渴的时候喝点。”老伴边说边往我的杯子里放了冰糖和菊花。我高兴地连声说:“还是你想得周到!”老伴连说带笑道:“少耍贫嘴,快走吧!别误了你的唱歌事业!”
到了职教中心,我一看,冠有“矿山男高音”之称的侯天祥、“矿山音乐通”耿六保、红歌爱好者王红,还有我的老同事陈改仙、王月萍等都早已到来。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白家庄矿业公司的工会干部李娜、钱峰、郝春光等同志。李娜部长我较为熟悉,在我还没退休前,因为我常写通讯和报道,曾多次釆访过她,所以对她印象较深。我知道她曾当过兵,可她还像当年那样年轻,对人还是如火一般热情,保持着女军人的本色。然后,钱峰和王红等同志发给我们印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歌页。
当我手持歌页刚刚坐定,只见李娜部长领着一位风姿卓然的女士走上了讲台。经李部长介绍,我才得知这位女士是西山煤电文工团合唱队的优秀演员杨改梅,也是我们这次合唱的老师和指挥。
杨老师直接从识谱、发音和歌词内容以及两首歌的情感内涵等方面开始讲起,然后便饱含深情地给我们试唱起来。我们屏声静气地观看着杨老师的示范表演,真叫个美呀!因为我们这次是用京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腔调不好掌握,难度较大,但唱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儿;紧接着,杨老师又深情地唱起了《祖国慈祥的母亲》,我们听着听着,渐渐地沉浸在她美妙的歌声中了。
两首歌示范演唱完毕,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位杨老师真是不简单,确实应该向她好好学习呀。
杨老师示范表演过后,紧接着就给我们讲起了乐理常识,并逐字逐句地教我们发音方法以及对歌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等等艺术要素。她说:“唱歌是门艺术活,要的是喜爱和专注,要的是精、气、神。大家伙儿一定要用心唱,唱出白家庄人的风釆来!”于是,我们在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克服天气炎热、教室狭小等各种困难,刻苦学练、互帮互学。侯天祥、耿六保、王锋、梁培忠等有音乐天赋的佼佼者率先教唱、领唱。每天,我们从上午唱到下午,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大家从没有喊过一声累,你教他一句,他练唱三、五次,一直到唱准确为至。
临近比赛时,小妹打来电话,要我回老家给她过六十大寿,我正犯愁,老伴看见我犹豫的样子便说:“别愁了,我替你回去,你就安心唱你的歌吧!”为了这次比赛,我没赶回老家给小妹过生日,虽然心里有些内疚,但我认为公事比私事重要,唱红歌更有意义。
七一前夕,白家庄矿业公司工会主席刘福平到合唱团排练现场,为我们加油鼓劲。这让我们合唱团的团员信心倍增。经过近一个月的排练,我们终于登上了西山煤电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红歌嘹亮,唱响西山”的大舞台。
我们以精彩的演唱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釆。虽然不是第一名,但这次合唱倾注了我们全体人员的汗水和心血,表达了我们全体合唱团员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和痴情。
我们在欢呼和欣喜中与朝夕相处、可亲可敬的杨老师告别,与情同手足的合唱团员们分手。此时此刻,其情其义难以言表。可我深信: 我们合唱团团员的情谊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延伸,我们心中的歌,会世世代代传唱……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