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重温毛主席的这一重要讲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6年前,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配合主战场英勇奋战,人民军队、民主政府和抗日根据地逐渐壮大,中华民族解放的希望之星在祖国的北方冉冉升起。在这样的形势下,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了。毛主席说:“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延安文艺座谈会从1942年5月2日开始,到5月23日闭幕。其间,毛主席发表了两次重要讲话,一个是“引言”,一个是“结论”。在“结论”部分,毛主席讲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即为广大工农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二是如何服务的问题,是提高呢,还是普及呢。普及、提高都重要,主席讲的还是先注重普及。三是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党外关系的问题,即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四是开展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就是一个政治标准,一个艺术标准。五是当时文艺界存在着作风不正的问题,需要开展一次切实的严肃的整风。70年前毛主席提出的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对照我们今天的文艺界、文化界现状,笔者感到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前几年,有机会去延安参加干部培训,瞻仰了革命圣地。我们实地参观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看了会议室、照片和资料,深受教育。毛主席的《讲话》,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些论断和观点,堪称经典。如“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正是在毛主席延安《讲话》指引下,四十年代乃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完成了一大批革命的划时代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创业史》《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电影《万水千山》《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党的女儿》等等。这些作品为当时人民群众所欢迎,为当时青年一代所追崇,整整影响和鼓舞了两代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经典。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重温毛主席《讲话》,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们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群众、深入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中探寻源泉、汲取营养,从而投入到文艺创作中去。二要努力出成果、出精品,以文学艺术创作上的丰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要坚持毛主席讲的“两个标准”和习总书记讲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唱响主旋律、提升正能量,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山西焦煤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作为矿区业余文学创作爱好者,我们重温毛主席的延安《讲话》,就要传承延安革命精神,讲好焦煤故事,勇于担当,潜心创作,为新时代矿区的文艺繁荣作出努力与奉献。
(作者系:西山煤电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