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17-05-26 17:12:06     作者:刘德有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近年来我是不读长篇之书的,但近期我用了三个月时间读完了我校退休教师贺守纯老先生《岁痕漫笔》一书,和此书一起读的是中共党史。细细读,慢慢品,中共党史让我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贺老的《岁痕漫笔》用了200多个故事,把他家族及个人大半生的经历勾划出来,我在这些故事中感动、思索,并真切地走近了贺老的心灵世界。
  拜读之后,掩卷沉思,感慨万千。
  朴实文风最动人。平和、自然、温厚,是本书的行文特色,文如其人,可以洞见贺老一生的做人品格。书中介绍了贺老的生平、亲人、家事,叙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精练,不事雕琢却其华自现。无论是自己的曲折经历,还是家族变迁,抑或是人情世态,他都娓娓道来,不煽情、不做作,恰到好处。他用自然真实、非常生活化的写作手法,为读者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母亲、父亲、二爹、同事、工友等,这些人仿佛从他的笔端跳到了我们的眼前,他们虽然普普通通,却个个鲜活,能触动我们的悲喜,如此细腻、流畅的文笔,让人不得不感叹贺老的文字功力。
  读了贺老的这本回忆著作之后,我感觉到传记类文章并非名家名篇才是典范,人人可成一派,只要执笔的人用心用情去创作,能带给读者真正意义上的感动和启示,就算得上是具有传播价值的文学作品,也自然会吸引众多的人去阅读。
  苦难岁月炼真金。贺老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儿时家道中落,饱腹都是难事,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之时,不幸被卷入政治运动,错划为“右派分子 ,”身体和精神饱受摧残,然而,他非但没有被挫折击倒,反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勇气。支撑他度过苦难岁月的除了宽广的胸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心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对党的信念坚如磐石。贺老虽然曾经蒙受委屈,但他始终深信党、热爱党,他能跳出狭隘的个人世界,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所以在谈及个人遭遇时他总是淡然又坚定地说:“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发现行进中偏离航向能及时自我纠正”。
  苦难是美好的,苦难炼真金。正是那些灰暗的日子,把贺老锤炼成了一个对苦难有着深切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
  文化养老乐晚年。贺老今年80岁岁,他的《岁痕漫笔》耗时十余年,洋洋数十万言。一大摞手稿,最终还要转换成电脑文档并校对送印,虽然打字有老伴儿的帮助,仍旧是工程浩大呀。但是显然贺老是乐在其中的,创作的快乐让他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病痛,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有意义。贺老的生活状态无疑是我们常说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绝佳注解,这对于同样已经步入退休生活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启示:赋闲在家,含饴弄孙、锻炼身体之外,可以试着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质量,还可以重拾过去因为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实现的梦想,成为能跟上时代前进和发展的步伐,思想常新、梦想永存的幸福老人。
  体面地老去,是物化的支撑。优雅地老去,是文化的境界。我深深地感觉到,像贺老这样文化底蕴深厚、博学多才,晚年依旧勤奋、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老得优雅、老得从容。或许,这样的人根本不会老,年龄每增一岁对他们而言都是生命的重新开始。
  贺老不仅把自己人生跋涉的足迹印刻在了时间深处,也用笔记录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岁月的痕迹,读罢《岁痕漫笔》已经有些日子了,但我仍然把这本书放在办公桌的一角,一方面意犹未尽,想在空闲时再读一读,另一方面是想把它推荐给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因为好书需要分享。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员工学校)

责任编辑:梁宜文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