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16分,经过两个多小时颠簸的检查组,在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太原监察分局局长朱正亮的带领下,来到了入井口。过去的几天,山西全境大面积降温,风刮得脸生疼。朱正亮笑笑说:“井下可比这冷!”
所有人都换了防静电的全身“套装”。脚下300米的地方,是西山煤电的镇城底矿工作区,从入口处望过去,如同黑洞。眼前这个缆车般不断往下走的交通工具,被称为“猴车”。朱正亮轻车熟路地握住了猴车的把手。在长达15分钟的时间里,检查组一行7人沉默着前后相随,如同穿越时空隧道。
“猴车”沿着16度的斜坡行驶了1公里后,到达距离地面300米的工作区。本以为已经到达,朱正亮却拍拍记者的肩膀:“不急,我们再坐段小火车。”所谓小火车,也就是矿工们口中的“人车”,小火车一开,一行人挤在狭窄的车厢里,又继续往前走了约20分钟。“人车”一停,这才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28100”工作区。一下车,巷道里的风裹挟着煤灰铺天盖地地包围过来。一行人又步行十来分钟,才真正到达工作面。
朱正亮等7人立刻在工作面开始检查。走到液压支柱跟前,朱正亮停下来详细问询端口的压力情况,并嘱咐技术人员:“端口的数值千万要注意。如果压力过大,端头承受不住,严重的话会造成塌顶。”
一行人边走边看,在瓦斯牌板上,同行的专家组对瓦斯数值进行了检查,确保其在合理区间范围内。对于本次检查的重点:探、放水装置,排水钻孔的布置,他们都对照图纸一一进行检查。朱正亮解释:“上班第一天就来这检查,是因为这个矿高瓦斯和水害问题较为突出,对监测设备逐一检查后,我们才放心,28110一切正常。”
一行人再乘坐“人车”“猴车”到达地面时,已经是下午1时27分。朱正亮手一挥:“吃完饭不休息了,下午接着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