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19-01-18 16:04:34     作者:郝艳海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我出生在山西汾阳,吕梁山下一个离县城三十里地的村子。那里是古代秦晋古驿道的必经地,素有“旱码头”之称。村子颇具黄土高原的地域特色,尤其在八十年代。村里主要由东崖、西崖、寨脑(“脑”为汾阳话,大致为高处的意思)三个区域组成,由名及义,这里海拔高、交通不便。村民主要分布在这三个地方居住,清一色的土窑洞。我家属于西崖,而且是海拔最高的一家,站在院外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视野开阔。我童年最初的记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家里有三孔窑,一孔奶奶住,一孔我跟父母还有弟弟住,另一孔则存放粮食和杂物。村里的窑洞就是在土质坚实的土崖上挖出拱形的洞,外面砌一圈砖,里面简单处理后再盘一个炕就具备居住的条件了,当时每家每户基本都是这样的造型,其实窑洞住起来还是很舒服的,冬暖夏凉。
  记得我家院子里有一颗枣树,每年都会结很多枣子,大人们还在院子西南角刨出一块约二十见方的地种一些蔬菜,每年菜的长势都很好,够全家人一整个夏天食用。
  由于地势高,不便于铺设水管,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都是用桶挑。那时候村里有一条河道,河道里的水是村子后面峡谷里的山泉,最开始人们都是从那儿挑水。后来在东崖跟西崖交界的一处平坦地引了一个水龙头,每天早上,人们都聚集在这里排队挑水,储备一天的生活用水,排队的空儿大家唠唠家常,谈笑甚欢。
  由于特定的地势,大部分人家的家门口都是交通工具无法通行的,基本所有的东西进家进院都是靠人力扛或挑,包括秋收时候的庄稼瓜果。那时候的人们都很能吃苦,也有体力,放到现在估计好多年轻人也是吃不消的。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家盖好了新房子,我们搬家了,由崖上乔迁到了村里的平坦地。那会儿村里批地基是通过抓阄选址的,一批一批进行。听大人们说是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有实力盖的先报名。我们家选在了村东头,那一片在村里叫“杏窑”,可能因周围杏树多而得名吧。我家盖房的资金全靠当时父亲承包村小学的果园,那几年正值果树的挂果期,每年的苹果能卖大几千元,算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新房是四间平房,砖结构,正面都贴了瓷片,在当时很是时髦。记得刚搬家的第一个晚上,三四岁的弟弟哭闹着要回家,他不知道那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在九十年代前期的几年间,村民们陆续在村里的平坦地带批地盖起了新房,从“高海拔”转移到了“地平线”,别的不说,至少交通便利了许多。牛车、马车、三轮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也都能开
  到院里了。自来水也都进院入户,昔日早晨人们聚集挑水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
  我在县城上了高中以后只有礼拜天才回家,升了高三以后学业更加紧张,有时候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大学后就只有寒暑假才回了。渐渐地,我对家的感情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心灵寄托。
  毕业后参加了工作,选择在城市买房、定居,房价也正是从那会儿开始逐年攀升。由于工作地点等原因,我在汾阳市里买了房。城里的生活跟农村截然不同,条件好了很多,做饭不需要烧柴火,上厕所也不需要跑到冬天冻屁股蛋子的茅厕,洗澡不需要去挤条件简陋的澡堂,但生活却单调了许多,那种在夏天的午后,聚集在村头大核桃树下谈论家长里短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后来开车回家,每次临走前父母都会把家里种的土产和母亲做的吃食塞满后备箱,说自己种的做的比卖的好,就像上学那会儿,无论中学还是大学,临行前都是大包小包的,生怕出门在外缺少啥。这些场景也渐渐变成了一种乡愁。
  少年到中年,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村里的那些窑洞早已荒废。从城里回家的路平坦了许多,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土路不复存在,家家户户院外的土路也都被硬化。
  今年夏天,我带着五岁的大儿子驱车回到老家,领着他去看我小时候住过的窑洞。通往小院的崎岖小路上长满了过膝高的杂草。看到当年的窑洞,儿子好奇地问我:“爸爸,你小时候住在这里不怕吗?”我抿嘴一笑,不知怎么回答。

(作者单位:山西焦炭益达公司)

责任编辑:梁丽娜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