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说起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我都快忘了40年前是个什么样子了。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跑的,竟都已经“面目全非”。就说我长大的地方吧,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就足以让我感慨万千!
我妈原来在晋城市里工作,80年代晋城就已经使用上了煤气。后来到了柳湾矿上班后,一切都变了。每天早上起来生火,她都得全副武装,戴上头巾、手套去掏炉灰,有时候早上生着的火,中午就灭了,所以母亲经常抱怨却也无可奈何。
过去柳湾还缺水,工人们只能啃着干饼子下井。矿上每天安排车辆从孝义拉水,职工排长队接水。可以说,劈柴、挑水、挑煤、生火,这一件件事情下来,着实为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扁担、水桶、筐子、斧头是家家户户离不了的生活必备品。
我们家一共四口人,住一间半房,楼下盖有小房,这已经算过得去的了,还有人家没有厨房,要在走廊里做饭。那时候老家根本不敢来个亲戚,不是不愿意让人家来,是来了根本没地方住。
改革开放初期,盖房子也就是四五十平米,装修用的都是小方块的那种地砖、墙砖,而且市场上也没有现在的定制家具,能有沙发、椅子、写字台、双人床就心满意足了。
后来,矿上大搞地面规范化和文明创建活动,专门治理小平房和危房,因为它们不仅影响矿容矿貌,还十分危险,尤其是雨季,建在山坡上的小房,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于是矿上开始拆小房拆危房,统一绿化草坪,规划停车位,并依山就势,在山坡上建楼房,通水通电通路,沿地界栽上柳树,迈开了由乱到治的第一步。
如今,大不一样了,职工们买到新房,都要装修,讲究简装精装,中式欧式,电脑、电视、冰箱、空调也进入我们的生活,养鱼养花也成为很多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有的老人不愿搬走,依旧住在旧房子里,儿女们就重新设计布局,让旧房焕然一新,让辛苦了一辈子的长辈们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自从国家出台了棚户区改造的惠民政策以后,集团公司先后在孝义、介休、交城盖起了很多楼房,解决了一万多户低收入家庭的住宿问题,使很多人告别了低矮破旧的房屋,享受到了城市美化、亮化、净化的新生活。一到双休日,人们逛街、休闲,好不惬意。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房子的变迁渗透着煤矿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企业的壮大,职工的腰包就鼓不起来,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我们要继续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支持党,支持企业,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