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18-12-26 16:30:42     作者:祁建国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空气是那样清爽,令人心旷神怡,时而吹过的略带潮湿的风,仿佛能嗅到青草和果实的味道。

刚刚从井下出来,我脱去相依为命的矿帽、头灯、自救器和厚厚的工作服,泡个热水澡,把身上的疲劳和汗臭冲洗得无影无踪。

走出职工澡堂,眼前是一条宽广的马路,横贯整个矿区。办公楼和任务楼相向而立,中间是文化广场,鲜红的国旗在广场中心的旗杆上迎风飘扬。矿区内绿树成荫,草坪树木修剪得格外规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赏。芬芳的花香飘逸每个角落,让人陶醉。

我静静地坐在车里,环视着矿区美景,心里猛然间意识到,再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就要离开养育我的矿山和我热爱的岗位,心灵深处便有了一种恋眷和不舍。

我思绪万千,记忆的大门被轻轻推开……

1983年的隆冬,刚刚走出校园的我,就被社会招工进入煤炭部第一工程处,也就是当时的00444部队,成为一名正式的基建工程兵,主要负责煤矿井下的巷道开拓等基本建设工程。

19岁的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和父母,来到古交这个小镇,这里贫瘠而荒凉,四周被群山环绕。小镇上只有一个不大的供销社,一个十几平米大的饺子馆。街道上一段是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一段是尘土飞扬的黄土路,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通往太原。只有那条汾河水,穿过小镇,日夜流淌,奔向远方。

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由于是改革开放初期,小镇上驻扎着一处、三处、七处、三十一处等多个建设单位。地面盖楼、地下建矿,轰轰烈烈,让整个小镇都充满希望和未来。

我们这些年轻小伙被编入部队上的大队、中队和小队进行煤矿安全培训。说是培训,其实就是各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以及机电、运输、通风、开拓等专业工程师讲一些煤矿安全的初步知识和入井注意事项,讲未来煤矿发展的美好前景,与现在的培训简直没有可比性。每人一个小马扎,坐在地上,迎着寒风,没有学习课本,也没有笔记本,只能靠听来记忆一些陌生的东西。为了抵御寒风,活跃气氛,各队之间还不时地拉拉歌,歌声响彻四周,在群山中回荡。

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很快结束了。一部分人被分配到西曲矿,住进了单身楼,令人羡慕不已。一部分人被分配到狼窝沟,一条蜿蜒曲折堆满厚厚煤尘的泥泞土路延伸至沟底,仰视天空,只能看见的是“一线天”,居住的是铁皮房。一部分人被分配到南坪山,我也在其中。汽车在盘山路上不断颠簸攀升,经过一个时辰的路途,终于到达目的地。居住条件与狼窝沟一样,不同的是山上的风格外苍劲有力,呼呼作响,几乎能把一个人刮倒。

连部没有像样的房屋,两间不大的红砖瓦房,是这个连队最显眼、最豪华的房屋。周边都是几栋简易的铁皮房,一个排一栋,房子内摆放着十几支单人床,中间是一个烧炭的火炉。带家属的老兵们不多,利用梯田的高低层次挖个长方形,前面垒上石头或砖块,上一个门,房顶用石棉瓦或风筒布覆盖,有的依靠山体挖个土窑洞,这就是他们的家。其他连队的情况一样,没有澡堂,只有院子里的一个水龙头,供生活用水。山上八个连队共用一个简易的食堂,距离我们的住处有五百多米,是我们唯一吃饭的地方。

在连长的带领下,我们三十多个“新兵蛋子”在驻地更换好工作服,戴上矿灯和自救器。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成为一名矿工,紧张的是第一次下井,有些胆怯和害怕。

进入井口,沿三十多度的下坡、496个水泥台阶才能到大巷,再步行至少五公里才能到达工作面。当时大巷没有运输人车,就是这496个台阶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上班时无所谓,下班时,本来早已精疲力竭,可没有半个小时根本上不来。就是这个坡,我爬了三年多。如今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老九连是我们一处敢打胜仗的光荣连。为了完成全处破万米任务,我们连月月超计划完成,连续三个月破百米。指挥部为了鼓励我们,集体加餐、放电影,就是最高的奖赏。对于现在来讲,一个月100米岩巷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时设备、设施及运输条件特别落后,与现在没办法相比较。尤其在支护方面,用的是风枪打眼,两帮还无所谓,顶板上必须用手扶着钻杆,从钻头流出的水就会顺双臂通过腰部一直流入两腿,一个班下来,从里到外都是水,夏天还好一点,到了冬天一出井口,工作服和人都变成硬邦邦的,走起路来能听见“咯吱咯吱”的响声。而现在,打锚杆用的是气动锚杆钻机,一个班下来也不会弄湿衣服,而且还是树脂药卷快速锚杆,快速又安全,强度大,效果好。那些年我们用的是钢丝绳加水泥锚杆,支护效果差且费时费力。

冬天是我们最难最苦的时候。下班回来一小盆水,洗洗头、擦擦脸就算洗完澡,还被冻得浑身上下打哆嗦。为了这一小盆热水,每天十几个人轮流烧水。1985年的十冬腊月,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山路十八弯被封死,断水断粮,指挥部派人给我们爬山运输饼干和饼子之类的食物,只有上班的人才能领到这些东西。下班后融化一盆雪水洗洗脸。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我们照常上班,为了实现全处破万米的计划任务,为了西曲矿早日投产。我们的连长三天不出井,排长班长连班上。他们那种敢于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终生难忘的榜样。

1986年的冬天,狂风大作,刮倒了我们的铁皮房,兄弟连队和我们联手重建;一场大火又烧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没有被这些灾难吓倒,而是更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化眼泪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继续奋战在井下的战场上。

当时我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体力充沛,精神旺盛,就是累得精疲力竭,睡一觉又重新焕发了活力。要么下下棋、看看书、聊聊天,要么到山头农村转一转,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古交小镇以及滔滔不绝的汾河水。最为快乐的时刻就是难得休息一天,写好一封信,早早起床,背上军用黄书包,与几个老乡或兄弟结伴,徒步下山到小镇邮寄书信,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再看上一场电影,心里感觉特别幸福。最为难过的时刻就是每逢过节过年,想念家乡、父母、亲人,可又回不了家,只能与兄弟们坐在一起喝喝小酒,倾诉衷肠,然后蒙上被子偷偷哭一场,渐渐入睡,而后醒来继续上班。

1986年,我们全处转战到东曲矿开始矿井建设,我们九连到了长峪沟,进行回风井巷道的施工。一直到1991年建矿投产,我们也进行了“兵”改“工”,留在了东曲矿,成为一名正式的煤矿工人。在这五年里,工作和生活条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有了澡堂,有了幼儿园,有了通勤车,有了砖瓦房,井下有了运输电瓶车,斜井有了提升人车,进沟的路虽然弯曲不平,但总比爬山好得多。

从90年代到今天,在多年的矿井建设中,东曲矿人秉承了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铸就了艰苦创业、敢打硬仗、争创一流、开拓创新的一处精神,成为东曲矿的宝贵财富。我见证了东曲矿的发展和变化。虽经一波三折,但愈挫弥坚,在不断进取和探索中,形成了自强、勤俭、创新、高效的东曲精神。

美丽的矿区,舒适的工人村,环境优美;高耸的煤仓,现代化的洗煤厂;四通八达的马路、太古高速路通往全国各地;汾河治理成了水上公园,小镇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

再看看井下的现代化装备:采煤用的是最先进的液压支架,运输用的是皮带机,巷道掘进用的是掘进机,支护用的是树脂快速药卷锚杆,监测监控系统、瓦斯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讯系统、井下救生舱等等,使采掘工作既安全可靠,又省时省力。我深深体会到“科学发展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我心中有无限感慨,因为我不仅见证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也见证了东曲矿风雨兼程、不畏艰辛、砥砺前行的发展变化。

如今,我就要退休了,回想往事绝不后悔。我从一个普通的职工到煤矿技师,从只有一张单人床到住上舒适的楼房,从只有一辆自行车到现在开上了私家车,从一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到现在的大几千元,还有“五险一金”作保障,这些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好政策,我们要珍惜拥有的一切。

窗外洒水车的鸣笛声猛然间把我从回忆中惊醒,打断了我的回忆……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东曲矿)


责任编辑:刘婧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