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农民的儿子,却常常奔走在城市的街头,有时放下行囊驻足观望,在外的日子曾无数次眷恋家乡,不只因父母的那一声亲切呼唤,还有思乡的情愫在其中。
儿时的老家,坐落在太原南郊和吕梁的交界处,黄色的泥土还有河滩的沙子是它的标志。河滩地缺水后常年被日晒成为散沙,风一吹到处飞扬,少了承载生命的欢愉。然而这片贫瘠的土地,却承载了我儿时的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土坯房、砖表房是乡村的主要建筑,一条土路,拐进村子,遇上天气变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村里的大院往往住着一家老小几代人。那时我家的房子里除去简陋的炊具再无其他。经过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墙壁上结了一层烟污。一到天黑,收工回家的父母便拉亮泛黄的十五瓦白炽灯,那泛黄的颜色静静地温暖着静谧的乡村。
老屋饱经风霜,但仍旧挺立,可碰上下雨就会漏雨,到时锅碗瓢盆就会摆满整个屋子。记得那时的我总是会在雨中欢呼雀跃,玩累了,就躺在土炕上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酣然入梦。第二天一觉醒来便会看见雨水顺着墙壁留下无数条长短不一的痕迹。在这样拮据的日子里,只有孩子能无忧无虑地成长。
穷则思变。回眸历史,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我记忆里的乡村落后贫穷,但那时好的政策和改革方案早已在乡村发展中注入活力,只是处于嫩芽状态。自那时起土地承包到户便解决了大集体“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的大锅饭现象。分田到户,农户干活更精细,土地的亩产量逐步提高,农民不但吃饱了肚子,手里渐渐有了闲钱。后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改变了过去的耕作习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用科学技术种田,采用间作、套种,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还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后,农民手里不仅有了余粮,还有了存款,条件富余的盖起了砖瓦房,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新三大件也开始逐步走入寻常百姓人家。
到了1998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公司+基地+畜牧”的模式使全县制种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了2005年,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制种收入稳步提高。由于畜牧业的拉动效应,大量的玉米秸秆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年全县养殖业迅猛发展。全县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试点建设小康住宅、暖棚养殖、卫生厕所、沼气一体的生态文明住宅建设。通过示范、普及、过渡三个阶段,全县大部分的农村都建成了生态文明新村。
新时期,新气象。农村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家乡河滩地也开始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及工业区的引进,在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基础上,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如今,老家东南社也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儿时那段艰辛而快乐的岁月已一去不返,但却承载着一代庄稼人的生活和怀旧情怀,成为村庄的遗存,被土地永远封存。
回望东南社的变迁,是历史改革的大潮,让他在栉风沐雨中裂变。这四十年,父母亲相濡以沫,用汗水浇灌日子,用心血抚育子女。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父母中的一个,但就是他们,像勤恳负重的牛牵拉着我家从贫困走向红火。
当新一代庄户人的后生开着小车行驶在笔直的水泥路上、文化广场上,农村妇女随着欢快的舞曲跳起广场舞,那幸福的生活在乡村弥漫,幸福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乡村的过往值得我们永远珍藏,让我们尽情歌唱庄户人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镇城底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