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17-05-26 17:29:41     作者: 杨晓英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由曾国祥导演的电影《七月与安生》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一会儿将镜头投向遥远的过去,一会儿又拉回到真实的当下。于是,我在安生的回忆与当下中不停地穿梭,在真实与虚幻间品味属于她们俩的青春和人生。
  七月,炎炎夏日的季节,热情奔放的精灵,而她却不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一眼便可望穿;安生,安稳地度过今生,而她却选择了远方和流浪。安生仿佛便是七月,而七月也如同安生的影子。13岁到15岁的三年,是快乐的、短暂的、又影响着她们一生命运的三年。那时她们彼此拥有对方,彼此亲密无间,彼此分享着一切可以分享的东西。那时她们是在一片树林下奔跑嬉戏的姐妹花,一首“it’s just what we do”透过明媚的阳光,空灵而不无伤感的飘荡在空气中,越飘越远……
  15岁那年,七月与安生躺在一张床上,在最私密的空间里交换最私密的情感。玩笑间,七月突然问安生“:你要是特别特别有钱,你想去哪?我妈说,女孩没什么地方可去,就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安生说:“我这一辈子注定要四海为家 ”。一个选择安稳,一个想要流浪。安稳和流浪看似相反的概念,同时又有着互补的味道,就像是她们俩之间的友情,爱到想要成为对方。安生想要七月躺在她“厚实”的臂弯里,而七月更期待一个男人的温暖。一个叫做家明的男生就这样出现在了安生和七月的友情里。
  爱情是排他的、专一的,是不可以跟别人拿来分享的。七月与安生可以分享一个包子,分享一条被子,分享一个小秘密,但不能分享一个男人。在三个人痴缠纠结的关系里,彼此都是痛苦的。七月要隐忍家明心里装着安生,安生要逃避七月和家明的爱情,家明要在七月与安生中挣扎地做出选择。两个可爱的女人,一对要好的闺蜜,一个用包容体贴来表达自己的爱,一个用逃避牵挂来表达自己的爱。表面完好的友情下面已经是暗涛汹涌。她们互相恨过,又互相爱着。彼此各为影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表面云淡风轻的恋情背后是贯穿始终的背叛。但是,身处这段虐恋的三个人都不敢面对真相,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都在“装”,装潇洒,装无所谓,装贤淑,装无辜,装不在乎。我们必须承认,人通常是不敢去正视自己潜意识里的自私和占有欲的,往往更愿意给这些被认为见不得世面的东西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比如爱情,比如忠贞,比如我比你更有资格,比如我付出了那么多。于是,我们不再顺从自己真实的内心,逃避那可怕的又难以预知的结局,压抑着自己真实的欲望。生活中,我们都在努力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被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牵拌着前行,而内心的声音,早在懂得谄媚于人之前就消失殆尽,又或者,永远在耳畔孤独地回响。
  七月与安生的青春与家明有关,她们在这段无可复制又一去不返的青春旅途中,迷失,痛苦,又在不断寻找着真正的自己。爱情消失后,她们渐渐看清楚自己。家明出走后,七月才能头也不回地离开,离开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着的小城。当她再次躺在安生的臂弯里时,七月对着安生说:“我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们深情地对视,想要交换彼此的人生。七月与安生的名字似乎带有某种隐喻,七月并不是七月,安生也不是安生。一个表面安分的人或者有一颗躁动的心;一个表面激荡的人可能一直在向往一种安稳的生活。
  然而,仁慈的上帝不会重新洗牌,人生必定是不可以重来的,人生终究也是不可以交换的。安妮宝贝同名小说中的七月走了,在27岁的时候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安生代替七月照顾孩子,代替七月过上了安稳的人生。导演曾国祥则给予了七月更大的慈悲,她过上了自己向往的流浪生活,形单影只地延续着安生曾经的脚步,流浪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颗漂泊的心灵终于与身体合二为一了。
  我想,生命又何尝不是一场流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是身在流浪,就是心在流浪,总有一个是孤独的。我们选择流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选择流浪,是为了看到更真实的自己。如果生活充满无奈和艰辛,充满既定和不可能,那么电影可以让我们不用那么悲伤。它用光与影来治愈和抚慰那些受伤的灵魂“,完美”的结局既是对七月人生缺憾的补偿和慰藉,也是对所有对新鲜事物有所期待又不得不拘囿于一隅的个体的温情和体贴。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斜沟矿)

责任编辑:梁宜文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