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档案:付中华,山煤集团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山西焦煤教育培训基地首期管理变革专题研讨班学员。
典型案例:持续优化采掘工艺,实现井下优质资源的充分释放。
学习感言:以终为始,精益求精,在摸索中探路,在变革中破冰,奔着目标付诸行动、不懈努力。
资源储量告急,企业发展受阻,已开采40余年的山煤集团经坊煤业,遇到了发展瓶颈。
藏于经坊煤业地下的黑金,有远近闻名的3#“熊猫煤”,但迫于村庄、公铁路压覆等要素制约,规划开采量仅为2200万吨。加之地质环境复杂,水、瓦斯、断层突出,边角残余资源浪费尤为严重。据统计,该矿的这些矿井边角资源量占总设计储量的比例高达49%,可创利25亿元。
如何通过优化工艺来提高优质资源回收率,让“保护”与“发展”不再“打架”,这一直是该矿设法攻克的难题。
2019年10月,经坊煤业被山煤集团确定为精益化管理试点,变革就先行一步开始实施。2020年8月,付中华又作为山西焦煤教育培训基地首批学员接受了华为管理理念的熏陶与洗礼:“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方向比方法更重要”……华为理念的冲击,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的循循善诱,让付中华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密码:向管理找资源,用精益化谋出路;发挥组织群力,激活头脑风暴。
“明方向、找路径,激活思维,以终为始求发展”成为该矿一号工程。
付中华分别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专家论证会,对矿井现有资源、地质构造重新评估论证,在守好保护底线和安全红线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他借鉴山西焦煤教育培训基地“团队化管理”“开放式交流”的方式,抽调技术精英组建起一支项目化管理团队,合力攻坚资源回收难题;制定矿井三年采掘衔接计划,全面打通部门协调、人员沟通的无形障碍;建立“一事一表”机制,应用“七何”分析法对月度任务清单式分解落实,项目推进效率大幅增长。
图为付中华考察综放工作面小煤柱设计及稳定性控制技术项目执行情况。 赵亚丁 摄
行棋当善弈,子落而盘活。项目团队马不离鞍、缰不松手,攻坚克难、压茬推进。他们一手重新评估矿井资源、地质环境及客观外围影响,一手奔赴先进单位、主流院校和有关专家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反复进行模型论证、现场检验,形成了《边角残余资源回收综合管理体系》《矿井采掘设计与衔接计划相统筹的精益设计理念》《综放工作面小煤柱设计及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等3大精益设计采掘工艺体系,从项目背景、研究成果、实施方法和推广应用前景等方面多维分析、案例论证,梳理出了经坊煤业持续发展、释放资源的行动纲领。
有了突围求存的底气,经坊煤业上下合力,啃起了这根“硬骨头”——
规划出13个边角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和综采放顶等特殊工艺进行全面回采,目前已回收5块边角资源,累计回收240.93万吨,创收7.04亿元;
探索出“倒7型多头式”开采模式,合理调整采掘先后次序,推行一巷多用、两少一多,5个工作面减少为3个,少掘巷道1576米,多回收煤炭资源27.5万吨,产生经济效益6325万元;
分析要素制约与煤柱尺寸的影响关系,推行小煤柱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既防控动力灾害,又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预计可将煤柱由原来的20m缩减为10m,仅3—509工作面可多产出煤炭资源5.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196万元。
理念加速落地,工艺大胆创新,红利逐步显现。经坊煤业深耕资源的优秀答卷成为了“以终为始、倒逼推进”理念的生动注解。“据专家分析估量,经坊矿还能延长开采5年,多开采原煤1200万吨,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付中华和他的团队对未来充满信心。